“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建设好每一个家庭,就是在为建设强大的国家贡献力量。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重视亲情,中华五千年文明积淀的尊老爱幼、母慈子孝、妻贤夫安、长幼有序等优秀传统家教家风,已经深植于中国人的心灵,成为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基石,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启蒙教育首先诞生在家庭,父母就是我们的首任老师。“上梁不正下梁歪”,家庭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父母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每时每刻,教育就在生活中,就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只有父母道德高尚、灵魂纯洁,才会教育出道德高尚、灵魂纯洁的孩子。否则,父母要是没有做好表率,孩子很大概率会误入歧途。尤其是党员干部家庭,更是多了一份责任,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还要管理好自己的家人、亲人,要摒弃“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不良做派。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为人民谋福利。以权谋私,最终只会害人害己,后悔莫及。
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自我开始修炼,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研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名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生智慧、价值观念、道德理想、人生追求,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明辨荣辱、修身养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升自身人文道德修养,修炼人格、骨气、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操。自觉接受政治理论的系统学习,深刻学习党章,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全面理解党的纲领,牢记入党誓词,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党员义务和权利。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面对社会的纷繁复杂,党员干部要洁身自好、廉洁奉公;清白做人,踏实干事;常思己过,居安思危。《礼记•大学》言:德者本也。我们要遵循“仁、义、礼、智、信”,作为“治天下”的策略和为人的准则,恪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调节人伦关系的基本规范。新时代党员干部,应牢记古训,作为自己的做人干事的标准,走在人生正确轨道上,才能行稳致远。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家庭是一个组织,家庭成员是组员,也要善于管理和引导。“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珍惜时间、积极向上、无私无畏、讲究卫生、待人真诚、礼尚往来,不是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能拿、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得尊重别人。”诸如此类,我们最初的三观就是来源于父母的叮嘱、说教和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行为规则。如《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颜氏家训》:“答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朱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曾国藩家书》:“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自主。”周恩来“十条家规”之一:“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等等都是我们学习借鉴的最好榜样。
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义务创建良好家风,每个人都是家庭的形象代表。党员干部不仅代表自己的家庭形象,还代表着国家公职人员的形象,更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要保持对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的坚定执着,要率先垂范,积极引导家庭成员远离不正之风。让清正廉洁在家庭文化中生根,在家教涵养中积淀,在家风传承中升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一个有深厚品德的人,才能成为栋梁;一个自强的人,才能成为英雄。党员干部肩负着党、国家、人民赋予的重托,不应“德不配位”,理应“德才兼备”,要为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赴汤蹈火、无私奉献。我们是家庭的一份子,还有责任和义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挥廉洁家风浸润功能,形成清朗的党风、政风、社风。(汪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