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明网

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桐城市文明办  主办

桐城文化

【原创评论】 拒绝教育“内卷”从“双减”开始

来源:桐城市文明办   发布时间:2022-04-25
    “双减”政策旨在有效地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这一政策不仅是对我国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更是教育观念的大变革。它不仅对学校教育进一步进行科学定位和优化,也让家庭教育回归本源,缓解焦虑,同时社会关系更加和谐文明。

    “双减”后的家庭,对教育多了些从容

    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下,父母唯恐自己的孩子落后,便开始“内卷”,导致青少年学习负担日益沉重,甚至学前幼儿都背上了升学的压力,休息娱乐的时间被越来越多的作业和课外辅导侵占,致使很多孩子出现抑郁症状。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基于血缘关系亲情的维系,依靠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养成教育。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教育被排在首位。所以父母对学习的焦虑以及教育的内卷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双减”政策的实施,帮家长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学习观,大多数家长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有一定的功利倾向,从而忽略了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通过“双减”能使家长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使家庭氛围不再沉浸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中,为教育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双减”后的学校,育人路上用心做“加法”

    双减政策要求学校做强做优校内教育、健全学校教育质量服务体系。作为学校应该在课程优化、教学改革、师资配置等方面下功夫,比如设置“科学课”“实践课”,用足用好有限的校园时间,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创造性,提升课堂“含金量”,让孩子们在校内享受优质教育,培育好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双减”之后,不少学校推行课后服务。学校的课后服务既要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答疑解惑,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阅读兴趣小组,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不再将学生培养成机械化的做题机器,而是进行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充分发掘教师的潜力。

    “双减”之后的社会,齐心合力是见效关键

    “双减”改革对于全社会的育人观有所改观,说明教育部已经要求不能用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来评价学校,对学校教育一味追求成绩,回归育人初心有一定的好处。“双减”对改变教育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城乡之间的不平衡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对教育教学的改观,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政府部门应该形成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动员学校和社会力量,创设更多主动学习休闲的空间和机会。比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等这些社会资源真正动用起来,让他们介入到“双减”服务中去,承担相应的服务责任、管理责任和指导责任。

    双减”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双减”落地,是一场渐进式改革,全社会都要拿出耐心和信心,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协同一致,密切配合,孩子才能更好的健康成长。(朱丹阳)

责任编辑:吴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