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明网

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桐城市文明办  主办

桐城文化

【原创评论】五月接种忙,“粽”情浓浓香

来源:桐城市文明办   发布时间:2021-06-09

  “端午临仲夏,时清人复长”“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古往今来脍炙人口的诗篇赋予了端午节富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底缊!2007年,国家将端午节与春节、清明、中秋节四大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节日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一部手机,一个互联网,就能足以让我们了解世界各地“端午节”的民俗风情。他们不拘形式,赛龙舟、包粽子、佩香囊、挂艾叶、挂苍蒲、带荷包、拴五丝、喝雄黄酒……想了解个通遍,三天三夜也读不完。总之,来自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人文,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敬仰”,即端午节当天都以不同的方式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与众不同的是,我的家乡金神镇杨塘村今年的端午节既保持着千年民俗风韵的延续,又呈现出新时代的文明用餐气息,更富有纪念“当今屈原"在抗疫中牺牲的英雄和疫情中遇难同胞的寓意!

  端午节前夕,我们不时地看到,村民纷纷忙于节前准备的活儿,上街、到超市买箬叶、棕、糯米、肉馅等,还有的到旷野中寻苍葡、采艾叶等。听庄子里退休的张老校长说,春秋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因看到祖国将被秦军侵吞,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作《怀沙》之后投江自尽。他以自我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的爱国精神得到民众的敬仰,大家便向江中抛洒糯米饭团、鸡蛋等食品喂鱼,想必鱼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也有人用雄黄酒倒入江中,想醉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还有人更有深谋远虑,因担心饭团、鸡蛋为蛟龙所食,便想出办法,将苇叶包饭团,外缠五色彩丝,进而发展成了粽子。所以每年的五月五,人们就有了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纪念屈原。端午节的头一天,杨塘的村民挨家挨户都在紧锣鼓地包粽子。现在大伙儿的田地都发包出去了,生活行有余力,条件也提高了,对包粽子的品味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包粽子的主料是单纯糯米,渗点植物油或者猪油、添加点食盐、香料等,一般在头天的晚上将粽子包好,夜间起来煮熟,早晨食用。现在包粽子可不是那么简简单单,包出的粽子是品味多样,豆沙馅的,板粟馅的,红枣馅的,真是五花八门,口感好极了,就连餐桌的用餐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用餐加公勺、公筷,干净卫生。

  还记得去年,因受新冠疫情影响,自春节开始,全民不聚餐、不扎堆,即使是端午节,人们也谨慎出行,尽量不去人多的地方采买粽制品,就连走亲访友的场景也少了,淡化了端午的节日气氛。年初在武汉,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党和国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阻击疫情。来自全国各地抗疫逆行的医务人员、党员干部、公安干警、志愿者,他们挺身而出,以生命赴使命,用生命守护生命!虽抗疫取得重大胜利,但喜悦中更有一丝悲伤,那就是许许多多的抗疫英雄在工作中感染了新冠病毒,因抢救无效而以身殉职!

  疫情狂魔终究斗不过抗疫英雄的身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人民不仅早早地复工复产,而且疫苗也早早问世接种于民了。今年的端午节前夕,本村的村民涌跃来到金神镇的接种现场排队进行接种,现场尽显一片火热!接种的村民如同吃下了“定心丸”,端午节的前夕又热闹起来了。在村民组的疫情联防群里也有着空前的热闹,几天前就有人倡议,今年端午节他们要用粽子纪念逝去的抗疫英雄和疫情中的遇难同胞,以表寄托怀念!

  端午节凝结着5000年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提升城乡社会人文素养和精神风貌中,依然达到“传承优秀文化,追寻民族精神,有效推动文化振兴"的社会共鸣!因此,端午节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我们来一起纵情吃粽子吧……!(张存超)

责任编辑:吴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