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有生命力的城市,总离不开人们活动的声音,譬如车笛声,车轮摩擦声,发动机轰鸣声,空调外机风扇声,工厂机器运转声,市场叫卖声,喇叭声,器乐声,读书声,说话声,歌声,笑声…… 但是,一座有温度的文明城市,总是将市声控制得恰到好处,将声源的音量,控制在听觉最舒适的范围。 少按喇叭。城区交通流量大,路口多,车流显得拥挤,得文明驾驶,谨慎慢行,尽量少按喇叭,在医院、学校等路段,不按喇叭。城区跑不快,你按坏喇叭也没用,只会增加烦躁。 少一些流动广告噪音。城区人口密集,办公区、商业区、生活区、娱乐区相距较近。有些商家为了宣传,开着携带多只扩音喇叭的流动广告车到处跑,高分贝的噪音满街炸,干扰了市民的生活和休息。这样的广告,其实也广而告知了商家的文明素养不足和经济利益至上,破坏了城市文明的氛围,广告效应大打折扣。商家可以宣传,前提是不能对别人的生活造成干扰,真正做到客户(每位市民都是潜在的客户)利益至上。 少一些音响比拼。在街头门面密集区,商家在门前摆放音响,播放音乐、歌曲,或播放录制的广告宣传语。为了将隔壁的声音压下去,便将自家音响的音量调大,你调我也调,结果将街道煮成一锅沸腾的稀粥。行人见面打招呼,近在咫尺,却需要扯开嗓子才能让对方听清。其实,都用高音喇叭促销,和都不用喇叭促销,效果是一样的。店门口专职促销员佩戴扩音器喊个不停,并不会增加多少客流量,只会增加城市噪音。既然如此,何不将音响比拼,改为无声的文字宣传和实打实的价格促销呢? 少一些大声喧哗。有些人热情过度,见面总有说不完的轱辘话;有些人习惯大嗓门,或认为嗓门大才显得理直气壮,才会引起别人注意。其实,有理不在声高,有理而有礼,更受人尊重。在公共场合,特别是图书室、书店、电影院、医院、公办楼、校园、展览馆等需要安静的场所,更应该控制自己的音量,不可大声喧哗。 控制音量,还表现为不在居民区用高音喇叭伴奏跳广场舞,不开炸街车招摇过市,深夜小吃摊不高谈阔论,午休时间不在家洗衣捶衣、不让孩子弹钢琴…… 一座文明的城市,应该是少有噪音的。将喇叭声降下来,将噪声降下来,那些悦耳的蝉声、鸟声就会高昂起来,蛙鸣就会鼓荡起来,城市的涵养与优雅也就会呈现出来,市民的生活就会更加怡然。 ——不喧哗,自有声。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为创文助力添彩!(作者:疏泽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