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明网

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桐城市文明办  主办

桐城文化

【原创评论】论公墓价值 倡祭祀新风

来源:桐城市文明办   发布时间:2019-11-25
    祭祀是我国长久以来的民俗,当代社会农村祭祀活动主要范围在公墓地区。但由于祭祀方式的原始,诸如焚烧冥钞燃放烟花爆竹等,极易产生污染及安全隐患。为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破除陈规陋习,营造绿色、文明、有序的节日氛围,提升环境质量,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可整合利用公墓基地资源,发挥其多重价值,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打造文明新风示范点,挖掘公墓独有的文化资源,打造示范基地,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政府服务新方式。

    一、公墓资源挖掘的急迫性与必要性


    1、急迫性

    公墓祭祀往往与防火工作放在一起。秋冬季节,各地防火压力日渐加大,尤其是久未下雨地区发生的多起火灾,更是对文明祭扫工作敲响了警钟。传统的祭祀往往伴随着焚烧燃爆竹等环节,但是这种看似氛围感足但危险度更足的方式给防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2、必要性

    省思现状,墓地作为情感寄托载体和防火重点对象,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硬、软件两方面,硬件上,管理人员配置不足、监控管理不完善、惩戒力度不足等;软件上,主要是村民法律意识淡薄、群众的传统习俗影响深固等,这些问题不仅使得墓地管理的科学性和长久性受到影响,同时也对地区的生态保护与环境安全产生威胁,更是对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挑战。


    二、发挥公墓资源的优势性与趋势性


    1、公墓“价值论”

   (1)有利于发挥传统文化价值,做好情感传承
公墓,作为农村地区为村民提供遗体或骨灰安葬服务的公共地区,其承载着村民对逝去的人的追思,以便他们在特定的时候可以给予一定形式上的情感表达。做好公墓管理工作,倡导文明祭祀的同时,兼顾村民的传统情感,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的尊亲文化,保护他们对先人的敬畏之情。

   (2)有利于发挥好生态保护价值,打造生态福地
   文明的祭祀活动,讲究的是人员素质的文明,是内容的文明,更是仪式的文明。仪式的文明指的是采用的是“生态安葬+环保物质祭祀”。倡导厚养薄葬,传承良好家风;倡导以鲜花替代烧纸,用灵位牌或遗像缅怀故人的“简约祭扫”方式;鼓励采用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少占或不占地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转变旧观念,树立新风尚。

   (3)有利于发挥好经济价值,规范系统管理
同时,公墓最为管理亡者的地区,担负着群体管理与维护的责任。发挥公墓的系统管理能力,包括其人员配置及公墓运用流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升级公墓管理系统,有利于科学规划墓地使用,集约化利用有限土地进行长期管理;同时合理的管理人员体系可以有效保障专事专管,减少以工养工现象的发生。

   (4)有利于发挥好教育价值,创立主题教育基地
挖掘公墓资源,不仅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更是锻炼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有效手段。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可以在实践中严格落实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要求,自觉遵守殡葬改革的新规定,以实际行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还可以通过举办主题日活动等,组织党员干部清扫公墓,同时带头低碳祭扫、文明节俭办丧事;带头生态安葬,宣传殡葬改革,监督和制止不文明祭祀行为等。

    2、长久战与快速战

    该项工作既是一个快速战,更是一个长久战。面对防火急情,要的是速度,要的是效率,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面对公墓系统持续升级以及教育基地打造,更好地保护群众风俗情怀,更好地利用好其教育作用,需要耐心地引导和严肃地规范。两者是快速战与长久战的胶着,党员干部在这个践行过程中应秉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站在群众的角度,既逐步推广新风,也要站在政府管理的层面进行统筹兼顾,只有做到群众既满意也愿意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嬉子湖 毕玉婷)

责任编辑:吴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