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轿迎亲在孔城镇成为新时尚,双港镇徐杉村96岁老人逝后白事简办,六尺巷社区90岁高龄的王老在临终前几天将“简易安葬”写进遗嘱,范岗镇等地艺术化宣讲“移风易俗”……移风易俗在深得民心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力。 除旧俗、树新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我市通过顶层设计部署、基层强力推动、群众积极响应,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天价彩礼“娶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还不起”以及老人“老无所养”等问题尚未绝迹,我市的移风易俗工作仍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坚定改革信心,坚持综合施策,注重实践养成,切实做到“四要四不”,坚决打赢移风易俗这场持久战。 移风易俗要一抓到底,不能虎头蛇尾。风俗之变,并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不能沾沾自喜于当前取得的成效,而应充分认识移风易俗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形式、新办法,坚持长抓常管,建立长效机制,以“敢领风气之先”的自觉,以“一竿子插到底”的韧劲,使文明新风在广大农村落地生根。 移风易俗要以上率下,不能只下不上。“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移风易俗工作中,全市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两代表一委员”等要坚持以上率下,立起群众可见可感的标杆,坚持党员示范与群众参与相结合,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和引领群众主动参与、广泛参与。要选树和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开设“红黑榜”,运用正反典型,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引导更多的人见贤思齐、向上向善。 移风易俗要注重引导,不能简单说教。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体现。我们要创新宣传方式方法,线上线下全面宣传移风易俗的重大意义、重要作用,调动群众主动参与、自觉参与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五老”、志愿者、文艺爱好者的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讲好群众身边的移风易俗故事,营造“文明理事人人夸,歪风低俗人人厌”的良好氛围;要将移风易俗同文明村、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的评选有机结合,形成人人参与综合治理的强大合力。 移风易俗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移风易俗工作中,应充分尊重当地的风俗人情,充分考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和思想接受程度,切不可生搬硬套、搞一刀切。要切合当地实际,尊重群众的意愿,汇聚群众的智慧,将移风易俗融入村规民约,强化群众自治,增强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内生动力。 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一个国家的盛衰兴亡与民风民俗的关系至为密切。为了守住美好精神家园,为了推进乡村振兴,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传播者、实践者,共建共享不负伟大时代的文明新风尚。(金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