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明网

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桐城市文明办  主办

文明播报

桐城:退役军人担当乡村振兴“急先锋”

来源:桐城市文明办   发布时间:2021-02-25



图为走访村民的王长生(左)。

“我的座右铭就是雷锋说的话:‘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的家乡外出务工人员多,家里都是留守老人和孩子,我就想为家乡做一点实事。我的奋斗目标就是带领村两委班子把杨塘村打造成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金神镇杨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长生是一名退役军人,说话干脆利落,不失军人作风。

80后青年王长生曾在某部 “雷锋团”服役16年,其间曾参加过抗洪抢险、防火救灾、抗击非典等重大任务,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优秀班长,荣立三等功一次。他退伍时没有选择安置,目的就是要为家乡父老乡亲服务。2017年,他报考应聘担任村扶贫专干,2018年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2019年被金神镇党委任命为杨塘村党总支书记,目前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

图为下田指导田管的杨俊(右)。

像王长生一样从军营走进村(居)“两委”的退役军人,桐城市共有152名,占全市村(居)“两委”总人数的12%,其中44人担任村“两委”正职。一大批政治素质高、执行能力强的退役军人活跃在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乡村建设的主战场上。据桐城市委组织部农组科负责人介绍,桐城市退役军人“带头人”数据库已达100余人,多是80后、90后。

85后退役军人杨俊办的家庭农场有480亩。他说,2016年承包了100多亩农田,此后逐年扩大,今年准备再扩大点规模。杨俊的稳扎稳打,一方面得益于自身的努力,一方面得益于退役军人管理部门提供了“充电平台”。2019年,杨俊受邀参加桐城市退役军人无人机植保飞防培训专班,把课堂上学到的无人机技术搬到了自己的田间地头,一下子降低了生产成本。2020年10月,杨俊又受邀参加了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的“创业江淮未来新徽商”特训营,更加坚定了他做一个“新农人”的职业定位。

图为在车间抓质检的童彪(左)。

80后退役军人童彪退役后先后打工、开饭店,2015年创办纺织公司,生产羽绒被,年产值6000余万元,带动110多人就业,2020年纳税120万元,成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典型代表。

80后退役军人姜有明领办种养合作社,让石窑村高山蔬菜、土鸡火到了城区菜市场,带动五六户村民养殖土鸡、10多户村民种植蔬菜,年增收30多万元。

图为喂鸡的姜有明。

在桐城,杨俊、童彪、姜有明们离军不离党、退伍不褪色,成为脱贫攻坚“主力军”、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基层治理的“示范者”,成为桐城高质量发展的有生力量。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为激发退役军人干事创业的潜能,桐城市以党建为引领,依托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构建宣传教育阵地,融入教育、管理、关怀等功能,充分调动退役军人的红色潜能;通过给待遇、强保障,提高退役军人参与村(居)“两委”工作的积极性,2019年,范岗镇新联村党总支书记、退役军人黄晓栋考取桐城市乡镇公务员,打通了村(居)干部职级上升的“天花板”;联合金融机构开展“拥军贷”,搭建金融服务平台,服务退役军人及配偶、现役军人配偶办企业融资需求。

退伍不褪色,返乡建家乡。桐城市退役军人在各行各业“领头雁”的形象被广泛认可。正如杨俊说:“虽然退役了,但军人的情怀和担当不能忘,为民服务的誓言不能忘。我们将秉持这份初心,勇立潮头,再立新功。”    (记者:汪桂云  曹姗)

责任编辑:鲍晓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