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1月,在第20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上决定将1981年10月16日确定为首届“世界粮食日”。以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作为“世界粮食日”在该组织各成员国举行相关活动,以唤起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在挨饿?联合国粮农组织自创立以来,不定期地进行了5次“世界粮食调查”。从这些调查的数据中得出的结论是:饥饿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在不断扩大。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19《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3的粮食约13亿吨,被损耗和浪费在世界76.33亿人口中,至少还有8.2亿面临饥饿,相当于世界上每9个人就有1人挨饿。 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长期被认为是世界上粮食供应最不安全的地区之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6月份的统计数据,该地区有2.4亿人处于饥饿状态,部分国家有逾七成人口在获取食物方面遇到困难。近年来,受虫害、极端气候等因素影响,区内粮食供应不稳定,新冠疫情更令问题雪上加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要经过耕种、管理、收割、再加工等多道流程。可以说,每一道流程都凝结着广大农民和粮食加工者的辛勤汗水。特别是遇上天灾想取得粮食丰收更是不易。像今年,我国粮食在生产过程中不仅经历了干旱、“倒春寒”、洪涝等多个关口,在春耕之时又受到了疫情的不利影响。但是,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族同胞们的共同努力下,各地疫情防控、春耕生产两手抓,才保证了今年这来之不易的粮食大丰收。 食足更思稼穑苦,丰年不忘歉收难。尽管如此,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我国粮食生产虽然连年丰收,但是全球疫情的蔓延给各国农业生产带来的严重危机依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珍惜每一粒粮食,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今年8月份,习近平总书记更是针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在全社会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价值导向。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干事创业、兴国兴邦的重要基石。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现在,物质条件不断改善,更应传承好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家宝,使之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人人都行动起来,从珍惜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小事做起,日积月累、成风化人,逐渐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我国人口众多,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世界粮食节的存在,就是希望通过宣传引导,呼吁全社会更多地关注粮食安全问题,始终保持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对粮食危机的高度敏感,让更多人树立爱粮节粮意识并付诸行动,使全社会端牢中国饭碗,共同建筑全球粮食安全。(作者: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