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明网

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桐城市文明办  主办

创建活动

桐城市:“微更新”让老旧小区“逆生长”

来源:桐城市文明办   发布时间:2020-08-03
 “今年家里再也没有积水了,我和老伴儿也不用住院了,我们在这里住了四十多年,终于找到小区年轻时的模样。”家住在文昌街道西苑社区居民张爹爹在新修好的楼宇间“健身步道”上大步流星,喜悦地说到。

  作为九十年代初桐城第一批建成的商品住房,西苑新村面临着规划滞后、配套不足、硬件老化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反映强烈的“里子”问题,近年来文昌街道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聚焦老旧小区“痛点”,动员各方力量助力老旧小区“大变身”,使老小区重新焕发青春活力。

  走心 “高龄”小区华丽转身

  “漫天电线鸟难飞,遍地违建车难行。”透过小区居民手里的老照片,我们逐渐还原了小区以前的面貌。“你看看,这是小区以前的状况,就是脏乱差,你看现在,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

  西苑新村位于文城西路右侧,出入口较多,以前看到最多的就是早点摊、卖菜小贩,把原本就不宽敞的进出口堵得水泄不通,杂乱无章。而如今,只见一条条宽敞整洁的马路,一座座被雨洗刷过的楼宇,一排排樟树洒下的绿荫,一幅幅会说话的公益文化墙,叫路人都不禁多看两眼。


改造后的娱乐休闲区及晾晒区

  “改造之前,一到梅雨季节,房屋渗水年年愁坏人,加上路灯夜里不亮,路面不平,道路破损,绿化少,土地裸露在外,环境很差。”现如今老楼房裹上“棉衣”,换上了“新装”,裸露的土地进行了绿化改造,楼间空地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住了这么多年,现在的小区才是我们想要的样子,大家都比较满意。”李大姐告诉笔者,现在晚上经常出来在小区转转,感觉生活很惬意。

  暖心  无物业小区有 “管家”

 随着老旧小区的改造提升纵深推进,小区环境焕然一新。但老旧小区长期物业管理缺失,很可能出现“昙花一现”的局面,居民对此无不担心。

 “以前小区臭水四溢,草长一人高,自从社区引进了物业公司,小区干净了,停车也方便了,有了监控,住着更放心了!”小区曹女士高兴地说。

 为提升小区管理水平,该街道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市场运作、试点先行、共同参与”的总体思路,通过社区物业管理办公室召开多次业主委员会会议,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最终达成一致,引进专业化物业公司给小区当“管家”。

  “目前正在前期服务阶段,居民们满意后再以质价相符收取管理费。”首次进驻老旧小区的永健物业管理公司经理告诉笔者,入驻小区4个月来,公司对小区进行整体规划,清运楼道垃圾、安装路灯和监控、规划停车位、美化便道牙,小区环境有了很大改观。

  “由于创建需要,以前我们经常突击清理小区卫生,可是没过几天又恢复原样,治标不治本。现在科学化的管理,让无物业小区环境从短期整洁变成长效整洁,安全管理也越来越到位。我们社区将总结整治管理经验,提升辖区所有无物业小区的管理水平,促进整个社区的文明创建水平再上新台阶。”西苑社区党总支书记焦晨说。



改造后的口主要进出口


会说话的公益文化墙

  贴心   “私人订制”基础设施
 
 “都是按照我们的想法改的,原来不顺心的地方都改了。停车场、晾晒区、健身器材样样齐全,如今每天在小区里活动,看着干净整洁的家园,心里都是敞亮的。”周大叔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改造后的停车场
 
 焦书记告诉笔者,小区改造前,社区就改造方案向居民充分征求了意见,大家同意并签字后形成了最终的改造方案。

 对于二三十年以上房龄的老房子,传统“穿衣戴帽”的改造方式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老旧小区改什么、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该街道因地制宜,精准把脉,不搞“一刀切”。经过反复征询、论证,准确掌握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难点,建立“问题菜单”,实行“私人订制”,改什么、怎么改由小区居民说了算,把以前无人问津的门球场分段隔开,一边改造成娱乐休闲区,一边改造成划线规范的停车场,周围则用不锈钢制作成晾晒架,将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集中到改善方案中,把对居民的承诺变为现实。(陶鑫)

责任编辑:吴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