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明网

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桐城市文明办  主办

新时代文明实践

桐城:信用积分撬动社区治理“大文明”

来源:桐城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6-16


图为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介绍信用积分兑换细则。

“你好,我这50分积分卡能兑点啥?”龙眠街道沿河社区信用积分超市刚开门,郭昌珍就拿着积分券走进来,眉眼带笑地询问。得到答复后,她麻利地兑换了一瓶醋、两瓶水和一袋大米。这笔交易背后,是桐城市创新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积分制将文明行为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

桐城市以积分制为突破口,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通过构建制度创新、场景拓展、技术赋能、机制保障“四位一体”实施体系,让这一基层治理工具焕发持久活力。实践表明,该模式不仅成功点燃群众参与共治共建的主人翁意识,更搭建起弘扬凡人善举、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激励平台。

在沿河社区五心驿站,时常能看到居委会委员汤敏忙碌的身影。“大郭姨、小郭姨,像你们平时参加社区的活动,都有相应的积分,我把这次的积分卡发给你们。” 她一边仔细核对积分记录,一边发放积分卡。

65岁的郭昌惠和60岁的郭昌珍是亲姐妹,退休后闲暇时间较多。自从社区推行积分制,无论是参加社区“六尺巷德邻社”,还是帮助老弱病幼,都少不了她们的身影,也因此收获了不少积分。去年底,在社区开展的“星级积分户”评选中,郭昌珍荣获五星级文明户称号。

“作为社区居民,也是一名老党员,我积极参加社区治理和各种志愿服务,很荣幸获此荣誉,并可用积分兑换些生活用品,这种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让我想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郭昌珍满脸自豪地说道。


图为郭昌珍在积分超市挑选生活用品。

积分制带来的改变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更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沿河社区原食品厂职工宿舍区,顶楼曾出现琉璃瓦脱落的安全隐患。以往,面对这类问题,居民们大多不关心。但在积分制的激励下,全体住户积极响应,每户出资 580元,迅速解决了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守护了小区的和谐安定,参与筹资的住户们也都获得了相应的积分奖励。“自从有了‘积分制’,我们小区的变化真的很大,少了争吵、多了帮助,少了抵触、多了参与,现在社区处处充满‘正能量’,更加和谐了。”郭昌惠感慨地说。

积分制在施行中,其内涵不断丰富,真正让文明有分值、让积分有价值。沿河社区的积分兑换“货架”上,除了柴米油盐等实物,还有服务兑换、精神奖励等“无形”物品,积分应用场景日益扩大。

“社区规定,居民年度积分达到180分即评为 AAA 级信用户,每年有10次在社区老年食堂免费就餐的机会。”汤敏介绍。据统计,去年,沿河社区共计兑换积分1.2万余分,其中AAA级信用户达108人。此外,凭积分还能参加免费体检、参评社区各类荣誉。

桐城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陈凤霞透露:“我们不断丰富积分应用场景,推出积分在教育、医疗、养老、出行等7大类22项政策福利,比如积分等级较高的群众在市内公立医疗机构健康体检可享受相应的优惠,在政务服务方面可享受优先办理、帮办代办等服务。”

随着积分制的不断完善和推广,桐城市正以信用积分这个“小杠杆”,撬动着社区治理的“大文明”,让基层治理焕发新活力,让文明之花在文都处处绽放。       (李晶晶  金洁)

责任编辑:吴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