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明网

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桐城市文明办  主办

道德建设

【榜样】方爱华: 勤劳坚韧酿造“别样幸福”

来源:中共桐城市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3-07-24


图为镇村干部在方爱华(左)家走访问需求。

在桐城市青草镇同兴社区联合村民组,现年79岁的方爱华,身高不到1.6米,体重不足70斤,这样瘦小的老人既要照顾靠轮椅才能活动的丈夫汪国应,还支撑起一个遭遇厄运重创的家庭,37年不离不弃。知晓她的经历的人,无不对她充满敬意。

走进方爱华家,里里外外干净整洁,闻不到一点异味,完全不像家里有瘫痪病人的家庭。“这些年,多亏了这个老婆子。要不然,1985年我就死掉了。当年,医生都放弃了对我的治疗,是她,硬是把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坐在轮椅上的82岁汪国应,身材清瘦,精神矍铄,很健谈。除了严重扭曲的右手,如常人无异,看不出他是身患残疾37年的老人。

一次意外事故,让方爱华顿感人生无常。1964年,汪国应与方爱华喜结连理,婚后育有两女一子,夫妇俩勤劳本分,小日子也算过得去。1985年5月11日下午,厄运突至。正在同兴黄沙场给运沙车装沙的汪国应,一个倒栽葱从车上摔下来,导致3节颈椎骨错位断裂。在安庆市立医院抢救治疗40天后,汪国应虽保住了性命,却成了“植物人”。治疗无望,经济拮据,方爱华含泪把汪国应接回家。

堂屋里的竹床,自此成了汪国应的“病床”。面对往日生龙活虎、今日人事不知的丈夫,方爱华流干了眼泪。家中顶梁柱倒了,精神痛苦、护理病夫、拉扯三个正在上学的孩子,三副重担一下子压在方爱华的肩上。

艰难时日,活着就有希望!方爱华让大女儿进厂务工,挣钱贴补家用,自己护理丈夫,给他喂流食、擦身、按摩,在打理5亩多田地和家里菜园的间隙,在汪国应耳旁叙说家里家外的事,日复一日,不间断、不放弃。1986年2月的一天,方爱华惊喜地发现:丈夫的手脚开始动弹了!这给了她极大的信心,对丈夫的护理更加精心。慢慢地,汪国应能喝水、能吃点粥了。可是,尚在卧床的丈夫出现了便秘症状,方爱华急中生智,把细铁丝扭成弹簧状,给丈夫一点点地掏大便。在方爱华的悉心照护下,汪国应能被人搀扶着站立了。随后,方爱华帮着丈夫加强康复训练,扶床挪,摸墙走……1987年,汪国应能拄拐行走了,走出堂屋、见到天空的那一天,看着过度劳累、异常苍老的方爱华,汪国应心中五味杂陈。


图为方爱华扶助汪国应坐轮椅。

为帮助汪国应家脱困,村里将汪国应介绍到青草镇建安公司“看工地”,挣得一份工资。六年后,因年龄较大、公司改制,汪国应“失业”回家。其后,三个儿女先后成家,人到暮年的汪国应夫妇俩继续过着清贫岁月。

2019年,厄运再次降临。一直拄拐的汪国应在家摔了一跤,导致旧病复发,再次卧床不起。这一年,方爱华75岁,已是德高望重的“方奶奶”。长年过度操劳,给她留下了严重胃病和内痔,体力、眼神也不济了,想要自己护理丈夫,有些力不从心。一家人商量后,78岁的汪国应送到镇敬老院接受专业护理。

2022年,汪国应恋家心切,坚决要求回家休养。回家后,谁能照顾他呢?两个女儿嫁到外地,指望不上;儿子一家住镇上,夫妇俩务工、养家,日子过得不容易。方爱华思前想后,再次担起照护老头子的重担。

现在,每天,汪国应起床后就坐上轮椅,听听收音机,出门看看外面的风景。笔者好奇地问方奶奶:“您这么瘦小,哪来那么大力气,把汪大爷扶到轮椅上呢?”“想办法呀。”方奶奶边说边指着床前一溜摆放的躺椅、木椅、轮椅,“就这样从低到高,慢慢地把他移到轮椅上嘛。”

“党的政策好,村里镇上照顾多,各项补贴、保险和救助,加在一起,全年能领到1万多元,我家现在日子,比以前好多了。照顾老头子,种点小菜,空闲时间就搞卫生呗。只要我还能动,就和老头子过下去。”步履蹒跚的方奶奶,精神和往日一样乐观。汪国应也在旁边抢着说:“市里的刘市长、镇里的王书记昨天来过我家,说要把我家的门槛改造一下,搞成什么无障碍的,以后坐轮椅出门,老婆子能省力了。”

相濡以沫59年,遭逢困厄却乐观向上,方爱华老两口真的把平凡人的“生活不易”,变成了苦中带甜的“别样幸福”! (黄健生)

责任编辑:吴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