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余国云,男,汉族,1949年12月生,初中文化,桐城市大关镇台庄村四队农民。 他是灿烂夕阳中最美的那一抹红霞!世界以痛吻他,他报之以歌。命运多舛,他挑起家庭的重担;风吹雨打,他挺直脊梁。怀着“只要活一天,就要尽力把欠下的债务还清”的信念,以善传善,善行天下;以爱生爱,大爱无疆!2019年以来,他荣获“第五届安庆市道德模范”、“第四届桐城市道德模范”、“安徽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遭遇不幸痛而不言 余国云有一儿两女,曾有一个殷实和美之家。他信奉“奋斗”是人生的底色。年轻时,曾在外地承包过小工程,跑过码头,也算见过世面。赚了钱,他对乡邻常施以援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修路、建窑厂,谁家孩子生病,他都慷慨相助。在台庄村,一提起他,无不啧啧称赞。儿子成家后,在周边十里八乡开货车跑运输,两个女儿一个当老师,一个做小生意,生活平静却幸福。 本应颐养天年的年纪,可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8月,余国云的儿子因身体不适,经医院检查,确定为突发肝脾T细胞淋巴瘤。得知消息的余国云,如晴天霹雳,顿觉天崩地裂。那可是个年富力强的生命!平复痛惜而茫然的心情后,余国云与家人商议后决定,要倾尽全力挽救儿子的生命,不惜一切代价。为了给儿子治病,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东拼西凑借了乡里乡亲40多户几十万元。所有的借款和援助,余国云都一笔一笔记在本子上。 前后花了近一年时间,辗转多地求医,累计花费80多万元,结果却事与愿违。2013年,儿子不幸去世,留下未成年的孙女和38万元的债务。在儿子弥留之际,余国云郑重承诺:“儿子,你放心,我现在还有力气,可以出去打工,一定把欠下的债务还清,决不影响孙女的成长!” 白发人送黑发人,面对突如其来的人生变故,曾让余国云一度陷入深彻的悲痛之中,但他痛而不言,选择了默默承受。儿子留下的几十万元债务,像是一块压在他心头的“巨石”,让他喘不过气来,难以挺起腰杆做人。遭受精神重创的余国云,曾一度心灰意冷,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夜夜失眠,身心每况愈下。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尤其是媳妇王香萍,给了他重新活下去的勇气。王香萍曾哭着对他说:“大安走了,还有我嘛!”承诺为他“养老送终”。余国云渐渐走出了被债务笼罩的心理阴霾。 子债父还坚韧担当 “人活着不能不讲诚信,账本放在心里了,只要活着的一天,就要尽力把欠下的债务还清。”余国云说,再苦再累,我也要还债。对于还债,他执着而坚定。在儿子去世后的第44天,尚未走出丧子之痛的余国云,背起行囊,毅然踏上了漫长的打工还债之路。 他选择了独自一人去浙江的一个工地打工。当保安,做钢筋工,架子工,五年辗转多个地方。只要能干的活,无论多苦,多脏,多累,他都干,且每天起早贪黑。含辛茹苦挣来的微薄工钱,他不舍得花一分。他深知,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一角、一元……为的是一笔一笔减少债务。为此,他省吃俭用,日常生活仅靠卖废品勉强维持,五年当中,没有为自己添置过一件新衣服。为了多挣些钱,节省往返路费,他连续四年没回家过春节。五年辛酸不倦的坚持。至2019年,他逐一还清了向邻居借的26万元债务,终于卸下了压在心头的一座大山。就在此时,命运并没有给他喘息的机会,不幸再次降临。他因积劳成疾,患上食道癌。他被动地接受了手术,目前,仍在术后化疗中。很多借给他钱的亲戚、朋友、邻居好心劝他:“你欠我们的钱,有就还,没有就算了吧。”他诚恳回应,做人要守信,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儿子欠下的钱,一分一厘,我都得还上。人家的钱也都是一分一厘挣来的,不还清,心里的坎永远过不去。那些当年慷慨解囊的乡亲们,为余国云的诚实守信的责任担当感怀不已。 苦心人,天不负。在外打工的日子,也有让余国云备受感动的事。2014年大年三十,在临安的工地上,晚上只有他一个人,孤零零的,内心倍感凄凉时,工程项目部的领导知道他的境况后,特意专程来看他,临走前给他留下了400元钱。余国云感慨说,那是他在外过得最开心温暖的一个年。 同样是过年,也有让他手足无措的事情发生。2015年春节时,工地上停水停电,安全员告诉他,按规定工地不允许有人。他一时不知所措。大过年的,没地方去,回家的车也没有了。幸好,最终在派出所出面协调下,问题才得以解决。他如释重负,终于有了容身之处。 自强自力美德如金 余国云打工5年替子还债诚信立德的事迹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多年来,他得到了政府、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帮助。早在2014年,镇、村干部得知余国云的家庭情况后,将他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享受“180”、“351”政策,在孙女上学、健康医疗等方面,能得到一定的补助,自费部分由两个女儿和儿媳王香萍共同分担。2017年,当地政府对余国云家的老房子进行了修缮加固。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合紫牛新闻奖励余国云1万元的正能量奖金,安徽农商银行为他送去8000元的慰问金,大关商会捐赠3000元的救助金,当地领导逢年过节,都要到他家中慰问。为此,他心怀感恩,说:“要不是党的好政策,我也活不到今天。” 去年,老人主动申请脱贫。“我有手有脚,身体也没毛病,比那些身体残疾或重病的贫困户要好得多,就不给政府添麻烦了。”他说,“现在年纪大了,已经没有工地肯收我了。遗憾的是还有十几万的债务没还上,都是来自女婿、干儿子、侄子这些至亲,虽然他们都说不要了,我还是希望能还一点是一点。”还明确表示,“我自己吃穿简单,基本上不花什么钱,所有攒下的钱都用于还债,若有结余,也会捐给慈善机构。我不想再接受社会上的任何捐助了,真的不需要。” 虽然患病在身,但他每天都要坚持下地干活,将家里收拾得停停当当,自食其力维持自己的生活,不愿意再麻烦女儿们。他说,“因为儿子的病,两个女儿家都借了不少钱,她们的家庭也不容易,她们也有自己公婆需要照顾。” 提起媳妇,余国云有些哽咽,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丈夫去世8年来,儿媳靠着在舒城县某医院做护工兼保洁工,供女儿上大学。她每周回家两次,看望照顾父亲。 在女婿林先生的眼中,余国云是一个“刚强、正直”的人。林先生说,他和妻子都不想让老人那么执著,但他还是坚持一定要把欠的钱都还上。那个时候经济条件比较好,遇上身边上学、看病遇上经济困难的人,经常施以援手,借给别人钱从不要利息。总之,他总是不会让别人吃亏。 余国云还有一个孙女,今年17岁,在桐城师专读书。他时常教育孙女:“借钱给我们的人是恩人,我没有报答完,等你长大了,一定要报恩,不能让人家寒心。” 在第四届桐城市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上,余国云平静地说道,我一生信奉人要诚信,要做好人。余国云质朴无华的一言一行,不仅蕴含着深沉的父爱,蕴藏着他信守承诺、自立自强的人生信条,也诠释了“诚信”、“自强”的生命内涵。他立德树人的美好品质,子债父还的自觉担当,像一块金子,散发着不尽的人格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