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明网

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桐城市文明办  主办

道德建设

周海兰:尤加利树的恩赐

来源:桐城市文明办   发布时间:2021-08-09

  一九六一年的四月,她出生在原甑山乡邢河村;只读了初中的她,二十八岁那年成了邢河小学的民办教师,这一干就是三十二年;为了更好地教授学生,她还参加了成人教育大专学习。一提到她的名字,大关镇何畈村的村民无不决口称赞。她叫周海兰。

  周海兰的丈夫是唐小群,是原卅铺镇邢河小学的校长,平日里工作繁忙,基本上没有时间料理家计,这个任务便落在了她的肩膀上。周海兰家上有老下有小,尤其是有位卧病在床的婆婆——高光荣,这位九十四岁的高龄老人,在四年前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生活无法自理。周海兰除开日常的教学工作外,最辛苦的便是照顾婆婆。

  她每天早上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服侍老人起床洗漱,少则要几十分钟,多则要花费一个钟头。夏天还需要给她抹痱子粉。每天中午,周海兰不论再忙都要从学校赶回来照顾婆婆。老年人的牙口差,咀嚼不了食物,但婆婆偏喜吃肉,而且三餐都离不开,一吃就是一碗,所以周海兰给婆婆准备的饭菜从来都是特制的,肉烧好了还要在高压锅里炖一炖再给婆婆吃,帮助老人的消化。而她送到自己嘴里的饭菜素来是不热的——她都是在服侍了婆婆的午饭后再吃自己的那一份。
 
  照顾这样一个特殊的老人从来就不是件省心事:曾经有一天的深夜,周海兰起夜的时候习惯性要查看婆婆的情况,却不料被眼前的场景吓出一身冷汗——房间里竟然不见她的身影。准想是精神不稳定的婆婆一个人半夜走出了家门,她马上调动全家一起寻找走失的老人。当时已经是凌晨一点钟,周海兰一家人打着手电筒四处奔走,寻觅多时,才终于在村子的角落寻找到早已迷失在村落中的高光荣老人。

  自那以后,周海兰每晚都不敢睡得太沉,担心一不留神老人就会离开家,每当夜晚婆婆的房间传来细碎响声时,她都会赶紧起身,轻手轻脚地来到老人的窗前查看,借着月光看到老人睡得踏实,才敢回到自己的房间。

  周海兰的正业,是语文教师。她一九八九年在丈夫所在的学校就职,成为一名民办教师。三十二年的教书生涯里,门下众多桃李,她也有难忘的经历。

  五年级的男孩小凡,成绩优异,性格稍微有点孤僻。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的身体虚弱,平时都是爷爷奶奶照顾,那段时间,小凡家里出了变故,原本就谈不上富裕的家境更是雪上加霜。在那期间小凡的状态一直不太好,平时一直很稳定的成绩也落下了,为人师长的周海兰看着这个优秀的男孩越来越落寞,她怅然若失。小凡的奶奶身体不好,常年生病,也比较糊涂,总是忘了给在校的小凡送午餐,细心的周海兰注意到了这点,于是自费给他买午饭。课下时间,周老师经常发自内心地关心他,她的关爱如同三月春水,融化了小凡内心的坚冰。小凡在作文里写道:“周老师对她的学生更像一位慈母,把自己满腔的爱洒向每一位学生。”

  同样是五年级的学生,小星也是周海兰的学生,他的个性和其他孩子却截然不同:小星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他被分给了父亲,由于父亲常年外出打工,年幼的小星就由奶奶抚养长大。但或许是因为童年时代父爱与母爱的缺失,学习生活上,进入了叛逆期的小星很少能听进家长和老师的话,成绩倒数,留过级,从来不写作业,甚至有时装病不上课。周老师把这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周海兰常常找到小星,给他单独辅导,与他谈心,原本调皮叛逆的小星在老师的用心良苦下渐渐开始转变。他不再旷课,开始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园丁的辛勤耕耘换来的是幼苗的茁壮成长,小星从最开始的班排名垫底一路飞升到全班前十。在外人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蜕变,是周老师的魔法,但只有周海兰和小星知道,这是用温柔与耐心灌溉出的奇迹。

  周海兰的事迹,不禁让我们想起一种名为桉树的乔木。桉树,又名尤加利树,尤加利叶的花语是“恩赐”。因为即使在土地贫瘠的不毛之地,它也能顽强地生长,给人们带去了水源、花蜜和木材,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当地人认为是上天的馈赠。

  周海兰多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地照顾家庭、维持生计,用她的坚韧和包容,证明了女性的强大;她在教师岗位上授课多年,用一颗赤诚的心对待所有的孩子,始终站在教学一线,深受学生和家长们的爱戴。尽管早已过了退休年龄,但周海兰现在依旧在甑山小学代课,她说过,只要她的身体还允许她继续,她就会一直教下去,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热爱学生,尊重家长,无私奉献,为人师表,都在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雷锋日记》里这样说:“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片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名教师,你是否培育了一批学生,如果你是一名共产党员,你是否履行了你的入党誓言。”作为一名教师,她问心无愧地履行了她的职责,在三尺讲台上体现了她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女性,她披星戴月,毫无怨言地身体力行,诠释了什么是中华传统美德。

  像周海兰一样,每天辛勤付出的女性还有很多,而她只是万家灯火的一个小小缩影,她们始终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只流汗水,不淌眼泪,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着伟大的职责,撰写着一首首赞颂奉献与坚强的诗歌。(吴丽)

责任编辑:吴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