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空,暑气蒸腾,7月27日中午,桐城市孔城镇双河村委会二楼西侧的“六尺巷调解室”内,却流动着一股沉静又温煦的气息。老教师吴忠诚稳稳坐在桌边,目光平静而有力地望着桌对面的两人。这已是吴老师今年调解成功的第三起家庭纠纷。
近年来,孔城镇双河村依靠“五老”力量调处矛盾,让原本可能激化为诉讼或治安事件的矛盾被成功疏导在当地。尤其邻里纠纷、家庭赡养、财产分割等复杂棘手、涉及多年恩怨情感的矛盾类型,“五老”调解成功率最高。双河村的民间矛盾报警率更是较上年同期下降了33%。
夕阳熔铸新队伍,“五老”扎根善治乡
乡村振兴,既在物质丰饶,更在心灵和谐。近年来,随着村级的发展,涉及土地宅基分配、家产分割等的矛盾纠纷也悄然增多。如何化解这些盘根错节、关系深厚的村内矛盾?让“五老”人员加入人民调解队伍逐渐成为村委会倚重的重要方法。在双河村党总支组织下,村中9位德高望重、热心公益、威望高的“五老”人员被委任为人民调解员,组成了一支特色鲜明的“夕阳红”调解队,正式纳入村里综治体系中来。他们久居村内,不但熟悉本村事务和每一家一户的底细,更饱尝人情冷暖,能敏锐捕捉人心深处情感的起伏。这支队伍年龄虽长,但分工明确:老干部王鹏经验丰富,从事基层工作30余年,善从政策方向释疑解惑,教学近40余年的退休老教师吴忠诚,则以特有的温润与智慧,从情感入手,梳理家事中的千千结,是调解邻里亲属关系的一把“金钥匙”。
调纷释怨润无声,一夕化解两代隙
前不久,双河村刘庄组原本和睦的老黄家姐弟,却因家里老母亲吴秀珍大娘的赡养照料问题争执得面红耳赤,甚至发生肢体冲突,无奈之下村委会想到了已经79岁的吴忠诚老师。
吴老师接下此案后,未急于下结论,他独自来到刘庄老黄家老院仔细勘察,又走访村中几位同辈老人,倾听村中人对老黄家几十年的过往回忆。一周后,他将老黄家姐弟与相关亲属召集到村委会的“六尺巷调解室”。姐弟见面依旧互不搭理,气氛沉闷凝重。吴老师却没有说教,而是轻声回忆:“黄师傅啊,我记得你爹送你们上学时,你俩背着一样的绿色帆布书包,走那条路几年都没让谁独行一步,初中了也是一样,我几乎是看着你们长大的……”温情的往事一点点铺开,这对已经头发渐白的姐弟紧绷的神色逐渐松动了,眼神从愤怒转向了追忆,眼眶逐渐泛红。吴老师适时拿出政策依据和丈量记录,轻声提醒手足情深、血脉同源,几十年手足情谊,别叫那些琐碎的事破碎了一个大家庭。
一句简单而真挚的相互理解,胜过万语千言。一场缠绕老黄家半年多的纷争,在吴老师搭建的情感桥梁和情理交融的调解下,终于云开雾散。像这样被吴老师化解的积怨、解决的矛盾,今年已经积累了12宗,调解成功率高达94%。(尹平)
|